华南师大家教中心5月23日,恰逢广东医科大学建校59周年的纪念日,第三临床医学院的师生们用创新大胆的教学改革、活跃新颖的课堂氛围来为校庆献礼,为迎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添上浓厚一笔。
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打破课堂授课空间限制
上午,广东医科大学附楼七楼的医学影像学专业课室就传来了一阵阵师生互动的欢笑声,原来是第三临床医学院王双苗院长、部分教研室老师在附属医院的放射科CT操作室通过实时高清直播系统与同学们打招呼,大家共同期待接下来附属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夏俊老师给同学们上的别开生面的《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授课新教改课。
今天上课使用的医学影像学专业课室运用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先进手段,实现对附属医院临床教学现场的实时直播和互动交流,有效打破课堂授课的空间限制,同时实习生、校友等特定人群可同时在不同地点通过互联网以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实时观看和交流,以及回看教学录像。现代教学技术打破了课室的时空限制,既增加了教师教学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无间隙对接临床与课堂,实现教学资源大整合
专业课室更是实现教学资源的大整合,将医院的临床教学资源与学校的资源对接,实现了学生、校友最大程度地共享、共用学校和医院的临床教学资源。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自由任意地调动医院各种医疗仪器设备的海量临床病例资源,为课室里同学进行生动形象的展示,同时也可通过实时高清直播教学系统邀请医院的教师进行实时地讲解,实现了教师选择的灵活性。实效性强,目的性强,增强学生的临床实感。
“这间课室实现了与临床的互联互通,在上课的时候能够给学生一种身临医院现场环境下的真实感觉,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学习兴趣,同时它具有的课堂录像回放功能便于学生重复学习,可使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徐晓红主任频频为专业课室和本次教改活动点赞。
以问题为导向、小组为单元,探索大课教学新模式
在本次课堂上,夏俊老师将四个班级分成8个小组,提前规划和布置了冠心病相关内容的四大版块,要求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群策群力去思考和完成相关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冠心病各部分知识的讲授,中间针对部分问题进行讨论,现场还与附属医院CT室连接,实时针对具体病例进行实践教学。在这个课堂上,学生从课桌走上了讲台,各个小组准备充分有关冠心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影像诊断表现等资料图片,置换教师的角色进行全方位的讲解。在学生对每个知识点讲授后,夏俊老师针对该内容,引导现场同学自主思考和集体合作讨论,现场迎来一波波讨论热潮。
夏俊老师结合影像学的专业特点,灵活应用和组合PBL问题式学习、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对学校理论大课教学模式这一难点进行有益的尝试与研究。以问题作为学生的学习驱动力,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去分析解决设置题目,在此过程中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增多,大大增加了师生交流的粘合度,这种学习方式大受同学欢迎与推崇。
调动学生积极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们的创意是无限。课程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小组展示中灵活创新,用自制模型、漫画、视频、动画、小品等多种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其中一名同学在演示中扮演了一个心绞痛的病人,惟妙惟肖,博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学生的发散思维大大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知识的吸收率。
本次授课的教学设计,重点在于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延伸到图书馆、医院、互联网,由个人的自主学习变成集体合作的探讨学习,共同探索专业教学重点、难点,产生更多的思维碰撞,完成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模式向主动学习知识的模式转变。
“我觉得自己上去讲课跟听老师讲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因为自己能站上去讲的肯定是自己会的,不会的,也可以跟同学们一起去讨论、找答案,加深了我的理解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感觉太棒了。”学生代表陈同学对这次教改尝试直呼精彩。
全院总动员,师生参与热情高涨
第三临床医学院的这次教改活动,得到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大力支持,投入专项经费建设具有现代先进教育技术的医学影像学专业课室。“这绝对是学校最棒的课室!”影像专业的黄同学课后自豪地说。
教改在学院领导中形成共识,更得到了学院各临床教研室、临床科室的充分认可和积极参与。“这是一次很有压力的教改活动,但有压力才有动力!”夏俊副主任上课前跟大家说。老师们热情高涨,集思广益,召开了多次的教改研讨会、备课会、课室使用培训等;学生们更在教改中尝到甜头,表示希望学院、学校能开展更多这样的教学改革活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据悉,第三临床学院将召开教改的研讨总结会,分析本次教改存在不足,进一步做好改进和推广工作。
第三临床医学院吴汪书记、吴斌副院长,医学影像学全体教研室、临床科室正副主任、教学秘书,麻醉学教研室老师代表及附属医院教学部老师、辅导员莅临现场观摩了此次教改活动。
华南师大家教 广州家教 广州数学家教 广州英语家教